本报讯一种导致近年来暴发流行的中华绒螯蟹“颤抖病”致病因子,日前在苏州大学西校区基因工程实验室被分离、纯化、回感成功。
近年来,随着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,河蟹池塘养殖面积逐年上升,但由于人工育苗中亲本的选择、育苗技术措施、水质污染等方面的原因,导致河蟹幼苗质量极不稳定。蟹类疾病病原学研究国内外尚属空白,目前尚无治疗蟹病的特效药物等因素,蟹病害成了影响水产养殖户积极性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。
苏州大学西校区基因工程实验室课题组,积极组织攻关,成功地分离、纯化出了一种球状病毒颗粒,在反攻健康蟹后有明显的病理反应。该项研究成果在今年元月10日由江苏省科委组织的“中华绒螯蟹病理防治技术研究”鉴定会上,引起了行内专家的重视。据悉,此病毒的发现对攻克河蟹“颤抖病”及其防治药物的研究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。